免费建馆 | 联系我们 |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 | 繁體中文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 点击刷新附加码 [语音] 忘记密码?| 注册用户

 
网站首页 >> 华夏五千
  • 报丧仪式

  • 网墓网 发表于:2007-12-23 11:06:29 浏览数:1

  • 停柩一段时间之后,诸事准备就绪,就要选日子报丧。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。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。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,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,也要照例过去报丧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。在广西一带的地区,按照旧规矩,响三次火炮就表示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跳出死亡恐惧的漩涡

  • 网摘 发表于:2007-12-23 11:05:22 浏览数:1

  • 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,人们的言谈话语中,书报杂志的字里行间,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对健康长寿的热烈赞美与追求。然而,正如任何美好的乐章都有终曲一样,死亡是生命历程的终结。讨论死亡,认识死亡,正视死亡,会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,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。   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死亡理解为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选择殡仪馆

  • 网墓网 发表于:2007-12-23 11:01:18 浏览数:1

  •      殡仪馆是专门为逝者处理后事、为亲属提供丧事服务的场所。中国的殡仪馆始于19世纪20年代,它是我国近代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。上海作为较为发达的一个沿海城市和通商口岸,殡仪馆的产生和发展一直是领先于全国的。解放前,上海已有17家殡仪馆,而此时,我国大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寿衣的选择

  • 网墓网 发表于:2007-12-23 11:00:38 浏览数:1

  • 1.寿衣知识 寿衣就是给逝者穿的衣服。  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,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生活水平的提高,葬礼开始日趋奢华和繁缛起来。因死者的衣着代表着生前的地位、财富和等级,所以给死者穿何种衣服,穿多少衣服乃至衣服的名称在当时都是非常讲究的。寿者,顾名思义,永生也,先人死后,孝子忌讳言死,而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灵堂布置

  • 网墓网 发表于:2007-12-23 11:00:08 浏览数:1

  •       古时候的人们相信灵魂不死,他们认为死亡仅仅是灵魂摆脱了肉体的束缚,必须使灵魂有一个安顿之处,演变到后来,便出现了灵堂。人死后,丧家在家门口搭建灵棚,或在厅堂内设灵堂,使死者灵魂有安息之处,也是亲友吊丧死者的场所。   灵堂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守灵

  • 网墓网 发表于:2007-12-23 10:59:16 浏览数:1

  •      守灵也称为守夜。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,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,等他的灵魂归来。每夜都有亲友伴守,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。演变到现在,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,悼念死者,抒发缅怀之情。   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,有在住宅内的灵棚、灵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收礼、登记、谢帖、丧宴

  • 网墓网 发表于:2007-12-23 10:58:32 浏览数:1

  • 家有丧事,总有亲朋好友、邻里同事前往吊丧,其中免不了礼节性的往来,处理好这些细节,体现了作为一个文明人的良好素质。   1、收礼 民间办丧事期间,丧家也有"人情"收入,并指派专人收礼登记,事毕向丧家交点。普通丧事各方面送礼不外乎花圈、花篮、挽联、挽幛、礼金等。丧家置备礼簿及谢帖,一方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中国各民族葬法一览表

  • 网墓网 发表于:2007-12-23 10:47:01 浏览数:1

  • 民族 主要分布地区 传统葬法 现代葬法 其他葬法 汉 全国各地 土葬 土葬与火葬 崖葬、水葬 壮 广西、广东 土葬(二次捡骨葬) 土葬(二次捡骨葬) “大葬”,(即不再移动的土葬) 藏 青藏高原 川西高原 土葬、水葬、天葬、火葬 土葬、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由「生」的悟解达到「死」的超脱

  • 郑晓江 发表于:2007-08-23 12:51:57 浏览数:1

  •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生死不分离——死亡是一种过程

  • 陈蓉霞 发表于:2007-08-23 12:49:51 浏览数:1

  •     生与死不可分离,其实,自从生命孕育的时刻起,死亡可说是紧跟而来。死亡是一种日常的、普遍的现象,但活着的人总会觉得它是遥不可及的,尤其当人年轻时更是如此认为。其实,在个体的一生中,死亡是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  • 清明扫墓的渊源

  • 完颜绍元 发表于:2007-08-23 12:47:56 浏览数:1

  •    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,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。随着历史的推移,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,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,传承至今依旧不衰,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。 >>阅读全文 [殡葬文化]


Page: 共3页   共 32条信息    9 [1] [2] [3] :     转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