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>> 纪念文章 >> 人生礼仪

人生礼仪

字号显示:     2007-10-26 17:56:43 来源:winter

1,交往礼仪
   礼仪习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。中国乃礼仪之邦,重礼仪,善结交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
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,石家庄人也形成了重礼仪的传统习俗。接人待客热情,且形成了一整套交往规矩,待客礼数周全,称谓尊幼有序,交际诚实文明,充分反映出了石家庄人的纯朴和厚道。当然,其中也不乏粗言陋习。
2,见面礼仪

  问候
   石家庄人,诚朴谦逊,俗重寒暄。熟人、友人见面常常施礼、问候、说话多是套话。早晨相见,问:“起来啦?”饭后相见,问:“吃饭啦?”或“吃啦?”平时相见,问“干啥去?”或“有空儿家里坐。”送客人,主人要送出大门外,说:“慢点走!”或“改日再来!”客人要说:“请留步。”朋友久不相见,见面时要说:“好久不见了,你好!“亲友相见,还要问家中长辈好。有时,还要问:“有事吗?有事情言语。”
若双方骑车相见,要相互举手致意或点头问好。司机开车碰到相识之人,要鸣笛示意。走路或骑车,要求别人给让路时,多说:“借光”或“劳驾”等。骑着车子或开车问路要下车,尊称对方“大爷”、“大伯”、“叔叔”、“大哥”、“大嫂”、“大姐”、“同志”,先说“劳驾”或“请问”,然后再问话。不下车问话被视为不懂礼貌。在城镇干部、职工之间,早已开始推行“您早”、“您好”、“再见”、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等礼貌用语。

3,走亲访友礼仪

 
  亲戚朋友之间,俗重往来,去时都要带上礼品,俗称“ 篮子”。见面后,宾主互相问候,互拉家常,共同吃饭。临走时,客人要给主人留下礼品。双方还得推让一番。最后,主人还得留一部分礼品。按地区习惯,有的留双数,有的留单数。也有全部留下,再回赠其他礼物的。
朋友之间来往,携带的礼品一般重于走亲戚。
如果是探望病人,以双日上午为吉,最忌杨公忌日。凡来探视的,主人都要记其姓名、礼品,待以后回敬,俗称“追往”。

4,待客礼仪
   石家庄人接人待客,热情厚道。主人须到室外迎接,旧时作揖、脱帽鞠躬,解放后握手、点头,热情问候客人“冷不冷”、“热不热”等等。主人会客时,要衣着整洁,只穿背心或赤脚会客,是不礼貌的。主人引导客人进居室或客厅,要让客人前行。让座时要让客人坐在左边或里边,表示尊敬。有以左为上、以里为上之说。客人落坐后,主人主动给客人递茶点烟,且双手捧送。茶不斟满,茶壶嘴冲向自己,不对着客人,否则被视为不礼貌。若客人带有人孩,主人热情给食物,问“几岁了?”并夸奖其聪明、俊俏。待客吃饭,男客先酒后饭。

在日常人交往中,还有许多礼节,比如:
    在给别人东西时,绝不准把东西扔给别人,这里很不客气又不礼貌的行为。如不得已,也要说声对不起。
双方说话时不能离得太近,大约保持50厘米距离为好。交谈时,姿态要端庄,不能翘脚、摇膝、抖动身躯或声音过大,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。交谈中,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,要等对方把话说完,自己再说话。
不能冲人咳嗽、打喷嚏。如果不能控制,可用手帕捂嘴或把头扭向一边咳嗽、打喷嚏,并向客人道歉。
 5, 庆贺道喜
    每逢婚嫁、生育、生日、建房、乔迁之际,本市城乡均有庆贺道喜之俗。
 6, 庆贺婚喜
 
  本市人结婚,除亲戚朋友要送喜钱、礼物外,还时兴“凑份子”贺喜的风俗。在农村,凑份子者是除本姓之外的乡亲,每户出一份钱(旧时数量很少),由管事负责请吹鼓手,买炮药,放四眼炮,并要买一幅中堂画,在画的天砂右侧写“恭贺新喜”,左侧与上所有凑份子乡民的姓名。
近年来,村民结婚,往往几人、十几人或几十人凑份子送喜幛或家庭生活用品。婚后主家备酒席答谢乡亲。
在城市,一般是一个单位的同事结婚时,其他同事凑份子,买东西或直接送大家凑的喜钱,主要要备酒席答谢。
关于生育和生日的庆贺,在“产俗、生日”一节中已有叙述,此处不再赘述。
 7, 庆贺乔迁
    迁入新居时,要择吉日,一般选农历三、六、九日,且要在夜间搬家,说是以防“流福”。20世纪70年代以后,绝大多数人是在白天<

查看所有评论( )我来说两句

验证码: 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