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>> 纪念文章 >> 清明节

清明节

字号显示:     2007-08-16 12:04:48 来源:云外人

    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,在二十四个节气中,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。慎终追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每逢清明节中国人总是要以各种形式祭祖,藉此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。

    按照习俗,要为坟墓,剪除杂草,培上新土,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,在墓前设祭品茶、酒、饭、水果、佳肴,点燃香烛,焚化纸钱进行祭拜,向先祖祈祷,以求先祖的护佑,使子孙平安、合宅安宁、事事顺利。在过去,扫墓的时间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,俗称“前三后四”。当今,扫墓活动通常可在一个月内进行。
    春秋时代,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,生活艰苦,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。后来,重耳回到晋国,做了国君(即晋文公〕,封赏有功之臣。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。他带母亲隐居绵山,不肯出来。晋文公无计可施,只好放火烧山,逼他们下山。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,禁止生火,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,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。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,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。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,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,到了隋唐年间(581至907年),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。
    清明节不仅是追忆亲人,缅怀故人传统节日,它还有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。如踏青郊游,戴柳,打马球,放风筝,荡秋千,斗鸡,拔河等。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,社会的嬗递变化,有的习俗已被淘汰,有的仍遗留至今。
 
清明节习俗:
荡秋千 蹴鞠 踏青 放风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网摘

查看所有评论( )我来说两句

验证码: 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