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影 请先读以下的一小段散文,出自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我印象深刻的文章: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,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。那年冬天,祖母死了,父亲 的差使也交卸了,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,我从北京到徐州,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。到徐州 见着父亲,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,又想起祖母,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。父亲说,“事已如 此,不必难过,好在天无绝人之路!” 回家变卖典质,父亲还了亏空;又借钱办了丧事。这些日子,家中光景很是惨淡,一半 为了丧事,一半为了父亲赋闲。丧事完毕,父亲要到南京谋事,我也要回北京念书,我们便 同行。 到南京时,有朋友约去游逛,勾留了一日;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,下午上车北 去。父亲因为事忙,本已说定不送我,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。他再三嘱咐茶 房,甚是仔细。但他终于不放心,怕茶房不妥帖;颇踌躇了一会。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,北 京已来往过两三次,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。他踌躇了一会,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。我两 三回劝他不必去;他只说,“不要紧,他们去不好!” 我们过了江,进了车站。我买票,他忙着照看行李。行李太多了,得向脚夫行些小费, 才可过去。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,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,非自己 插嘴不可。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;就送我上车。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;我将他给 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。他嘱我路上小心,夜里警醒些,不要受凉。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 我。我心里暗笑他的迂;他们只认得钱,托他们直是白托!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,难道还 不能料理自己么?唉,我现在想想,那时真是太聪明了! 我说道,“爸爸,你走吧。”他望车外看了看,说,“我买几个橘子去。你就在此地, 不要走动。”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。走到那边月台,须穿过铁 道,须跳下去又爬上去。父亲是一个胖子,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。我本来要去的,他不肯, 只好让他去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 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,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。我赶紧拭干了泪,怕他看见,也怕别人看见。我再向外看时,他已抱 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。过铁道时,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,自己慢慢爬下,再抱起橘子 走。到这边时,我赶紧去搀他。他和我走到车上,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。于是 扑扑衣上的泥土,心里很轻松似的,过一会说,“我走了;到那边来信!”我望着他走出 去。他走了几步,回过头看见我,说,“进去吧,里边没人。”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 人里,再找不着了,我便进来坐下,我的眼泪又来了。 近几年来,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,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。他少年出外谋生,独力 支持,做了许多大事。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!他触目伤怀,自然情不能自已。情郁于中,自 然要发之于外;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。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。但最近两年的不见,他终 于忘却我的不好,只是惦记着我,惦记着我的儿子。我北来后,他写了一信给我,信中说 道,“我身体平安,惟膀子疼痛利害,举箸提笔,诸多不便,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。”我读 到此处,在晶莹的泪光中,又看见那肥胖的,青布棉袍,黑布马褂的背影。唉!我不知何时 再能与他相见!此文章来自朱自清父亲的背影,多年如一日,当时读完感触仍旧深刻。今临丈夫的爸爸,也就是将来孩子的公公的忌日,百感交集。昨夜与丈夫夜谈,他提及许多过往,结合了婆婆以前和我们说过的事,总结出来公公是个比较大气,心思比较细腻,做大事的人。他每次出差回来的包里,只会装着妻子和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,自己的东西几乎没带过。性格比较温和,听丈夫弟弟说,那时赶上要开船的时候,婆婆带着孩子让他赶紧上船,公公却等船要开的那刻,他才跳上船。听丈夫说他从小长到大的家,是公公一砖一瓦发动亲戚集体盖起来的,很宽敞,很透亮,丈夫说是公公教他怎么刷牙,那时美好的记忆中,在清晨阳光的沐浴下,凉爽的空气环绕四周,他们两人拿着口杯,在大树下一起漱口,刷牙。公公盖的房子,有几层,其中有两层分别租给了个裁缝,还有文具店的小老板。在房子的下边有个大操场,据我丈夫口述,他童年时因为调皮,倒挂篮球框时,把头给撞了个大洞,血流不止,结果淘气不止的他,在伤口愈合没几天,又继续倒挂。到现在,我摸摸他前额的脑袋上,还有个凹下去的地方。公公很少回家一趟,都在外奔波挣钱,在广州那边办厂,却不在乎级别的高低,和厂里的员工们都一起吃大锅饭,比较受欢迎有人缘。公公教育孩子有时也是一板一眼,我丈夫是家里的长子,所以会比较严格些。但丈夫这个人有些孩子气,当公公说要给他买什么东西时,他很高兴。但公公会不高兴,认为他这样成不了气候,其实也怪不得公公这么心急。上天总是要收走一些优秀善良的人才,天意弄人,公公生病了,而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甚至和婆婆闹了些矛盾。他坚持不要卖房子以用作治疗的费用,但化疗期间,公公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,精神上看着婆婆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,心力憔悴。听闻丈夫说那时候公公心情很糟糕,脾气变得急躁,婆婆洗碗时公公让他过来洗,他洗的不好,公公要骂他,估计是怕以后丈夫难以承担家里的重任,而他又来不及去教他们成长许多,陪伴他们许多。时间摧残人,公公选择了回家过他最后的日子,最终最后的一天,丈夫去见公公最后一眼时,公公还躺在病床上,坚持用颤抖的手写下许多的字,而后还是坚持让婆婆要把房子留下,把孩子带大。还让亲戚们以后要好好照顾好他的孩子,最终,他再也不能醒来……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看着他的孩子成长,听他的孩子叫他爸爸一声,无法感受他爱人握着他手的体温…… 如今,丈夫和他的弟弟都成长的很好,身体也很健康,两个人也很懂事。丈夫的劣性子自从公公逝去后,改变了很多,他说他从公公身上学到了,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,要及时行乐,且行且珍重。而弟弟也从公公身上学会了很多。如果一个人的手臂中毒了,要毒及性命,他宁愿断臂,也就是要学会舍得。这两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虽然欠缺了真实的父爱,但父亲的精神永远都影响着他们,陪伴着他们。婆婆是一位伟大的母亲,外表虽然总是比较爽朗,大气,但其实心思细腻如尘,她总是会在不远的地方,关心着她的两个孩子,心里惦记着,时刻牵挂着。却用着另一种独特的母爱,像父爱的方式,不会时刻张开翅膀保护他们,而是让他们自己学会飞,学会走。以上文章用来纪念我逝去的公公。愿他在那边一切安好,他的家人都很平安,还多了我这个儿媳,新成员的加入。将来有了外孙,定会回去家乡的墓地,看看我们这位善良,慈祥的公公。 查看所有评论( )我来说两句
|
|